电梯尼龙轮安装完成后的全面检查
一、外观检查
(一)尼龙轮主体
表面完整性
仔细查看尼龙轮的表面,确保没有裂纹、划痕、凹陷或凸起等缺陷。即使是微小的表面损伤也可能在电梯运行过程中逐渐扩大,影响尼龙轮的性能和使用寿命。使用放大镜等工具可以更清晰地观察表面细节,对于发现的任何可疑痕迹都要进行标记和进一步检查。
轮槽状况
检查尼龙轮的轮槽,轮槽应光滑且无明显磨损痕迹。轮槽的边缘应该整齐,没有毛刺或不规则形状。如果轮槽表面有磨损,可能会导致钢丝绳与轮槽的接触不良,增加钢丝绳的磨损速度,甚至引发钢丝绳脱槽的危险。对于轻微的磨损,可以根据磨损程度判断是否需要进行修复或更换;对于严重的磨损,必须及时更换尼龙轮。
(二)安装部件
支架或吊架
检查尼龙轮所安装的支架或吊架,确保其结构完整,没有变形或损坏。支架或吊架的连接部位应牢固,螺丝、螺母等紧固件应齐全且拧紧。使用扳手等工具对紧固件进行检查,按照规定的拧紧力矩重新拧紧,以确保尼龙轮安装牢固,不会在电梯运行过程中发生松动或脱落。
连接部件
查看连接尼龙轮与支架或吊架的部件,如轴、轴承等。轴应保持直线,没有弯曲或变形。轴承应转动灵活,无卡滞现象。如果发现轴有弯曲,需要及时校正或更换;如果轴承转动不灵活,可能是由于润滑不足或轴承损坏,需要添加适量润滑油或更换轴承。
二、尺寸检查
(一)尼龙轮尺寸
轮径测量
使用高精度的卡尺或激光测距仪测量尼龙轮的轮径。将测量工具准确地放置在轮径的测量位置,多次测量取平均值,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。将测量得到的轮径与电梯设计要求的轮径进行对比,轮径的偏差应在允许范围内。如果轮径偏差过大,可能会影响电梯的曳引能力和平稳性,需要调整或更换尼龙轮。
轮宽测量
同样使用卡尺测量尼龙轮的轮宽。轮宽的尺寸对于钢丝绳在轮槽中的定位和运行稳定性有重要影响。测量时要注意测量位置的准确性,避免因测量误差导致误判。如果轮宽不符合要求,可能会导致钢丝绳在轮槽中偏移,增加钢丝绳与轮槽侧壁的摩擦,加速磨损。
(二)安装位置尺寸
水平度检查
使用水平仪检查尼龙轮的安装水平度。将水平仪放置在尼龙轮的安装表面上,观察水平仪的气泡位置。如果气泡不在中心位置,说明尼龙轮存在水平偏差。对于水平偏差,可以通过调整安装支架或吊架的位置来纠正。调整时要缓慢进行,每次调整的幅度不宜过大,并且要不断检查水平度,直到尼龙轮达到水平状态。
垂直度检查
利用铅垂线或激光垂直仪检查尼龙轮的垂直度。将铅垂线的一端固定在尼龙轮的中心位置,另一端自然下垂,观察铅垂线与尼龙轮轴线的重合情况。或者使用激光垂直仪发射激光束,检查激光束与尼龙轮轴线的垂直度。如果发现垂直度偏差,需要调整尼龙轮的安装位置或旋转尼龙轮,使垂直度符合要求。垂直度的偏差可能会导致钢丝绳与尼龙轮的接触不均匀,增加钢丝绳的磨损和电梯运行的噪音。
三、运行检查
(一)手动转动检查
转动灵活性
在没有外力驱动的情况下,手动转动尼龙轮,检查其转动是否灵活。用手轻轻拨动尼龙轮,感觉其转动的阻力大小。正常的尼龙轮应该能够轻松转动,没有明显的卡滞或阻滞感。如果在转动过程中感觉到有阻力或听到异常的摩擦声,可能是由于轴承损坏、润滑不足或轮槽内有异物等原因造成的。需要进一步检查并排除故障。
转动平稳性
观察尼龙轮在转动过程中的平稳性。尼龙轮应该在转动时保持平稳,没有明显的振动或摆动。如果尼龙轮在转动时出现振动或摆动,可能是由于安装不平衡、轴弯曲或轮槽不圆等原因引起的。需要重新检查安装情况,对相关部件进行调整或更换。
(二)电梯运行检查
曳引能力检查
在电梯正常运行时,观察曳引机的运行情况,判断尼龙轮的曳引能力是否正常。如果曳引机出现负荷过大、电流异常或电梯运行速度不稳定等情况,可能与尼龙轮的曳引能力有关。可以通过检查尼龙轮与钢丝绳之间的摩擦力、钢丝绳在轮槽中的包角等因素来分析曳引能力是否存在问题。如果发现曳引能力不足,需要及时调整尼龙轮的安装位置、更换磨损的尼龙轮或调整钢丝绳的张紧力等措施来解决问题。
电梯平稳性检查
乘坐电梯,感受电梯在运行过程中的平稳性。如果电梯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抖动、晃动或异常噪音,可能与尼龙轮有关。检查尼龙轮与钢丝绳的配合情况,以及尼龙轮的安装是否牢固。同时,还要检查电梯的其他部件,如导轨、轿厢等,以确定问题的根源。如果确定是尼龙轮的问题,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或更换。
四、安全检查
(一)防护装置检查
防护罩完整性
检查尼龙轮的防护罩是否完好无损。防护罩应能够有效地防止异物进入尼龙轮与钢丝绳之间,避免钢丝绳脱槽或损坏。检查防护罩是否有裂缝、破损或变形等情况,如果有,需要及时更换防护罩。同时,要检查防护罩的安装是否牢固,螺丝、卡扣等连接件是否齐全且拧紧。
防护栏设置
对于一些需要设置防护栏的尼龙轮安装位置,要检查防护栏的高度、强度和间距是否符合安全标准。防护栏的高度应足以防止人员意外接触尼龙轮,强度应能够承受一定的外力冲击,间距应防止人员的身体部位卡入。如果防护栏不符合安全要求,需要及时进行整改,以确保人员的安全。
(二)紧急制动检查
制动距离测量
在电梯紧急制动情况下,测量电梯的制动距离。根据电梯的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,判断制动距离是否在规定范围内。如果制动距离过长,可能与尼龙轮的摩擦力、钢丝绳的张力等因素有关。需要检查尼龙轮与钢丝绳之间的摩擦系数是否正常,钢丝绳的张紧力是否合适,并根据检查结果进行调整。
制动可靠性检查
进行多次紧急制动测试,观察电梯的制动系统是否能够可靠地工作。检查制动器的动作是否灵敏,制动闸瓦与制动轮之间的接触是否良好。如果发现制动器存在故障或制动不可靠的情况,需要及时维修或更换制动部件,以确保电梯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安全停车。
五、记录与报告
检查记录
在完成全面检查后,详细记录检查结果。记录内容包括检查日期、检查人员、尼龙轮的各项检查结果(如外观、尺寸、运行、安全等方面的情况)、发现的问题以及采取的措施等。检查记录应准确、清晰、完整,以便日后查询和追溯。
问题报告
如果在检查过程中发现了问题,应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或相关人员报告。报告中应详细描述问题的性质、严重程度以及可能对电梯运行造成的影响,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解决方案。对于一些重大问题,如尼龙轮严重磨损、安装不牢固等,应立即停止电梯运行,待问题解决后再恢复运行。